1.招商對象迭代:招項目——招產業——招人才
國家提出招商引資要引資與招才引智結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2.招商團隊迭代:政府招商——以商招商——專業團隊招商
組建專業的招商中心,注重招商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對招商人員具備的專業程度、運營管理能力、執行力都有更高的標準要求,招商效率大有提升。
3.招商條件迭代:政策招商——訂單招商——基金招商——平臺招商
在科創時代下,招商工作成了投資環境、管理效益、產業優勢的綜合性比拼,產業發展環境優化將成為園區招商的核心競爭力。
4.招商形勢迭代:見商就招——效益為先——環評一票否決——招商選商
昔日廣撒網式的粗放招商已無法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各地紛紛采取精準招商的方式,從“招商引資”走向“招商選資”,不斷增強招商引資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升招商引資的效果和質量。
5.招商觀念迭代:招龍頭——招瞪羚
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招大商的招商觀念已經過時,很多已傾向招引高成長性的瞪羚企業,被看做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器。
6.招商類型迭代:土地招商——零地招商
在土地資源和用地指標日趨緊張的情況下,“零地招商”成為各地園區招商選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
1.園區PPP模式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方式,私營、民營資本與政府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這種模式可以拓寬融資渠道,減輕債務壓力。
園區PPP是一個長周期的運作過程,不同的開發運營階段有不同的盈利點,是一個短、中、長期結合的投資組合;是一種集產業落地、區域開發、園區招商和城市運營為一體,以產業撬動地產、以地產培養產業的“產業新城”PPP閉環封裝模式。
2.投資營商模式
是以資本手段促進產業落地進入園區,強調的是戰略上的協同,以產業落地促園區形成。是一個嚴密的“資本招商+資產增值+資本運作”的邏輯鏈條。
第一步收購相關有潛力的企業,形成一個貫穿上下游的產業鏈,可互相提供市場訂單,形成緊密的價值鏈;第二步與地方政府洽談,開發產業園區,將這些企業投進去,并以其為核心,吸引更多的企業進來,形成聚變效應。
3.政府引導基金模式
基金投資招商法,地方政府融集資金后專門設立一個基金,用于吸引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信息產業具有賦能作用的龍頭企業,通過注資方式,讓企業總部或核心業務部門留駐在本地,并帶動本地區招商引資的一種新型招商方法。
這種招商方法,將地方以投資的方式同具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建立起密切的聯系,能夠為龍頭企業立足本地區發展、同時吸引相關配套產業鏈企業前來投資發展提供穩定的關系。
4.眾創孵化模式
僅依靠外部招商,逐漸空間逼仄,很多眾創孵化空間出來的企業又會大量流失到外部去。以“眾創孵化+園區招商”,就是成為一種生態閉環式的對接模式——很多早期的初創團隊在眾創空間和孵化器中成長起來,水到渠成地落戶在園區當中,從而解決了園區這個生態森林良性循環的問題。這種模式可同基金招商模式、投資營商模式結合起來,效果更佳更持久。
5.招商引資飛地模式
2017年6月,國家部委層面首次就“飛地經濟”和“飛地園區”進行聯合發文和高調支持。打破了招商中的行政界線,意在促進各市縣間的資源流動。
兩家獨立園區打破行政區劃限制,通過跨空間的行政管理和經濟開發實現協同發展。先進園區利用成功經驗及優勢資源,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原則,與其他地區的市縣、園區合作,建設“區中園”,并成為“飛地型”園區。
飛地經濟模式可以讓某些發達區域在不改變行政體制框架的情況下,把一些項目、資金、技術從發達地區轉移到欠發達地區的產業園區。雙方在產業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稅收分配等方面制定某種合作機制,實現雙贏。
6.聯合招商模式
所謂的聯合招商模式,在商業地產里叫做“主力店”“旗艦店”,不同的是,產業園區的主力店和旗艦店聚集的并非人氣、人流,而是實實在在的產業鏈效應,讓主力店、旗艦店本身就成為一個最強有力的招商工具。
在一個產業園區當中如果能夠有一個具有強大號召力的主力客戶與運營商捆綁在一起招商的話,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前提是你能夠找到這個主力客戶,并且給對方帶來真正的重大利益。
7.整體搬遷模式
這種從城市中心向城市周邊整體遷移的模式可遇不可求,真的需要在政策口和市場口都有相當的把握才可能做到,一旦成功,這其中的紅利非同小可。
8.“園區互聯網+”模式
智慧園區建設的主要內容,即結合園區物業管理、增值服務和科技創新服務等規劃內容,幫助園區在信息化方面建立統一的組織管理協調架構、業務管理平臺和對內對外服務運營平臺。具體來看,主要有以下三個運營模式:
一是面向園區內部的經營管理系統,借助互聯網工具提升園區運營管理的工作效率,為入園企業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園區管理和服務。
二是面向企業的服務超市管理系統,構建順暢的服務對接流程和合理的利益保障機制,實現有服務需求的園區企業與相應服務機構的有效對接。
三是面向園區/企業間的集合交易系統,搭建不同園區間共享的平臺級服務系統,促進園區間、園區與企業間實現更廣泛互動,構建網絡化產業生態圈。
產業園區在一個城市或者全國或者城市群有多個項目情況下,在一個集團產業布局下跨地區、跨城市、跨項目的產業園區招商推廣平臺。